奸臣盯上我家了 第11节(1 / 2)

“那你家究竟是如何想的?”皇后的视线悠悠落到我身上,带着探究的意味:“单家原属清流名士,乃司空丞相一系,如今家中的长女却嫁入东平王府,以后在朝堂,想要如何自处?”

我敛眸答道:“单家无论属哪一系,都只忠心于陛下。”

皇后从鼻间哼出一声讽笑:“场面话说得好听,但若今后两大势力起了争端,你家到底会站哪边,可有定论?”

“娘娘这话说得不对。”我尽量保持着自己声音的沉稳,“朝堂之事,有政见不同不奇怪,朝臣应当依据律法,考虑国家和百姓,采用最行之有效的方案来施行,而不是看提出方案的人是谁,再决定要不要支持,以个人私情影响公事,乃行政之大忌。”

皇后拢起衣袖,眯眼望着我:“单翎,若你是平民百姓,不懂朝政我可以不怪你,可你该知道东平王府的名声如何,既为沅国的清流名士,难道不该与奸臣势不两立吗?”

我深吸一口气道:“臣女就是因为懂朝政,才更明白‘奸臣’这个称号是如何给东平王府冠上的,此乃冠称号者发泄私愤之举,背后的目的也并非为国为民。”

“好啊——”皇后怒极反笑,“好一个不偏不倚的单家,你这么做,又可曾为本宫的儿子考虑过?”

我没怎么听懂皇后的意思:“臣女……从未想过要牵连太子殿下。”

皇后狠狠瞪我,咬牙道:“可旁人都以为太子要纳你为妃,你想不牵连,就真的可以不用牵连?”

季昭恒为了不让二皇子打扰我家时常召我进宫,的确容易让人产生误会,这是我的错,我该早点讲明。

“臣女有罪。”我双手交叠举止身前,向皇后叩首道:“臣女保证,从今以后不再入宫,臣女会跟太子殿下讲明——”

“——你不用做这种保证。”

季昭恒的声音在殿中响起,我诧异地回过头,看他走近,抬手免了我的行礼。

“母后,儿臣自己做的决定,后果也该由儿臣自己承担。”季昭恒看着皇后,掷地有声道:“单翎是我朋友,我帮她是出于朋友间的道义,未曾考虑过其他,朋友之间,更无所谓牵连与否。”

皇后欲言又止,抬起左手,将手指轻轻按压上眉心,沉默了半晌才道:“你是储君,身在东宫,朋友的意义,于你而言便不同了。”

季昭恒坚持道:“儿臣认为没有什么不同。”

皇后没有说话,但我能看到她羽睫之下潜藏的一滴泪,将落未落。

我无意让这对母子闹翻,我理解皇后身为母亲的心思,也理解季昭恒对朋友真诚。

“可是这样的传言,于臣女的名声有碍。”我的声音在安静的殿中显得异常清晰,我低着头,不敢看季昭恒的眼睛,“臣女和太子殿下没有私情,便不该有这样的传言,臣女为自己和太子殿下的名声考虑,也该……以后无事,不再入宫见太子殿下。”

皇后睁开眼睛看我,眸中的光芒忽明忽暗,犹如她的情绪一般,晦暗不明。

“恳请娘娘和太子殿下恩准,以后无事,让臣女不再入宫。”我终于说完了想说的话。

皇后没有出声,只平静地看向季昭恒。

季昭恒在一段长久的沉默之后终于开口:“一切听凭母后决断。”

皇后得偿所愿,转回视线看向我道:“本宫准了。”

“谢皇后娘娘、太子殿下……臣女告退。”我起身,低头往殿外退去,始终不敢看季昭恒一眼。

殿外站着魏成勋,我并不意外,他若不在才不正常。

魏成勋好奇地问我:“皇后为难你了吗?”

我摇头:“皇后只是说了实话。”

“什么实话?”

“以单家如今情况,不该连累太子。”

“那个老妖婆果然又——”魏成勋把接下来的话忍了回去,愤愤道:“杞人忧天!”

我知道魏成勋什么意思。

我以前听他说太子殿下心里苦,并不是很懂,直到后来跟季昭恒有了来往,才真切地感受到——

季昭恒有皇后这样的母亲,很难去界定幸或是不幸,但在我和魏成勋看来,的确是不幸要多那么一点。

第14章 妄议

我和魏成勋终归是外人,不好多说什么,离开前,我对魏成勋道:“麻烦帮我转告太子殿下,我说那些话只是权宜之计,不是真那么想。”

魏成勋及时止住怒气,免得自己说出更加不敬的话,然后好奇地问我:“你说了什么?”

“会让殿下心如死灰的话。”

魏成勋诧异地看着我,我在他这一目光下镇定地转身,举步走下台阶。

从皇后宫里出来,途径议政殿,我眼角暼到一个身影,不由得顿住脚步,目光上移——父亲今天竟然也被传召入宫,此刻正从台阶上往下走。

父亲边下台阶边问我:“话说完了吗?”

我答:“说完了。”

“我也说完了。”父亲走完台阶来到我面前,“正好一道回去。”

我和父亲两人,一个见皇后一个见皇帝,但谈话的内容应该都不愉快,此时我们并肩走在宫城内,迎着初春和煦的微风,异口同声地发出叹息。

父亲道:“少年人当朝气蓬勃,怎么能学我唉声叹气?”

“单家如今所处的位置,往左是刀山,往右是火海,还要时刻小心不牵连他人,简直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,如今我们一家置身风口浪尖前途未卜,怎能不叹息?”我转头望向父亲,“爹,你为何叹息?”

父亲说话时,胡须也随着下巴抖动:“我觉得陛下真难。”

“一国之君,忧心国事,自然是难的。”但父亲此时还有空为陛下挂心,我很不能理解:“父亲怎么突然有如斯感慨?”

“陛下赐婚,意图在于缓解士庶双方矛盾,保沅国朝堂之稳定,可惜圣旨一下,没一个人顺应陛下的心思——联姻虽成,争斗未息,手下都是一群不听话的猴子,陛下真难。”父亲一脸严肃认真地调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