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唐风华 第293节(1 / 2)

更别说下面的胥吏官员为了缴令,更是会无所不用其极,就算李家父子不想害民,也管不住下面那些办事之人。

到时候再逼出第二、第三个徐乐,对谁都不是好事。

而且战事拖延过久,对于李家也不一定是好事。

当日东汉光武帝讨伐天下诸侯时,一样在蜀地接连损失得力干将。

征战天下用兵如神的云台大将,最后死在蜀地刺客暗算之下,说来同样令人扼腕。

这等事谁也不想发生在自己身上,最稳妥的办法还是速战速决,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完成统一,那样对谁都是好事。

要想达到这个目的,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几场辉煌的胜利,彻底打碎那些诸侯的胆。

让他们知道和李家打仗根本没有胜算,趁早投降归顺才有一线生机。

能在这个乱世起兵谋反者,就没有几个省油灯,论起胆子谁也不见得输给他人。

想让这些人丧胆,就不能小打小闹,非得大打出手,战事越凶险战果越醒目,效果才越是明显。

从这一点看,徐乐倒是认为,让那些诸侯联合也好。

他们越是自认兵多将广稳操胜券,败阵之后的心里打击越严重。

把诸侯联军狠狠教训一通,最好一次打败若干诸侯组成的大军,他们也就不敢再打或者说失去了再战的力量。

到时候说不定主动前来归降,从长远看倒是省了手脚。

这样做固然要冒风险,一旦打败就可能失去一切。

但是谋反打天下,本就是孤注一掷的豪赌,没有押上身家性命搏取前程的胆量,又怎能做大事?

自古以来为君者都要努力维持纲纪,确保天下太平,万事求稳才能长治久安。

可是谋反者就一定要掀桌,要把一切全部砸烂,才能由乱入治,谋反者才有机会登顶为君。

听徐乐说完这些,李世民的血液也为之燃烧起来,也不光是他,就连杨思的眼中都似乎多了两团火焰,三个少年人不管出身经历为何,都还是血气方刚的岁数,对于冒险以及破坏本就充满了向往。

这当口听了徐乐描述身上更是充满了力量,李世民看看徐乐,登时有了信心。

只要有徐乐在自己身边并肩作战,就算是与天下为敌又如何?

既然得了玉玺便要与天下为敌,那就与天下豪杰做过一场,看看到底谁才是真命天子!

第七百五十七章 肝胆(二十二)

大兴宫中。

已经更换了皇帝服饰的李渊双眉紧皱面色阴沉,这位素来以仁厚闻名的大隋贤者,自从登基之后逐渐变得越来越像一位帝王。

或许是帝王宝座本就有这某种惊人魔力,可以改变人的心性。

便是李渊那些旧部故交,也感觉自己的主公有所变化。

登基之后的李渊似乎正一点点的被龙椅同化,同化为杨家父子以及在他们之前的那些皇帝,变得神秘莫测不可捉摸,而往日的仁厚宽和则一点点的消失。

哪怕是昔日情同手足的老友,面对李渊时也逐渐感到恐惧,不得不提心吊胆小心应对,生怕哪里做得不好触怒龙颜。

要知在晋阳时,大家根本不用担心这些。

不管说对说错,都没什么要紧。

可是天子不同于唐国公,在皇帝面前犯错,其后果很可能非常严重乃至无从挽回。

尤其是最近一段时日,大家变得越来越谨慎。

乃至上朝议政时也得提心吊胆,一句话出口之前必要在脑海中反复盘算,算计这话该不该说,又或者是否有什么隐患。

当然,大家也不是不能理解李渊最近的坏脾气。

平心而论,这件事放到谁身上,恐怕都不会感到快活。

眼下刀兵四起,大唐刚刚立国,正该大展拳脚开基立业的时候,主管军务的二殿下居然带了家将偷偷溜去江南,目的则是去接应麾下爱将,这行为未免太过荒唐。

如果这个人不是李渊的嫡子,如果李渊不是一个慈父,只怕有人已经要上本参劾,建议陛下对私自离开军营的李世民军法从事。

现在这话是没人说,可是大家心里对于李世民基本都没有好看法,于李渊的愤怒也就能理解。

这事若是放在自己身上,只怕怒火会更旺,所作所为也会更为激进。

只不过话虽如此,整天面对一位满腹怒气的皇帝,谁都不会欢喜。

是以这几日长安城中文武百官很有些压抑,朝堂上显得死气沉沉,与外界热火朝天的战事,似乎形成了两个对比。

这种情况下,普通的臣子自然是离李渊越远越好,生怕距离太近惹来不必要的横祸。

这时候还敢主动接近李渊的,也就只有李渊身边第一心腹裴寂而已。

和刘文静一样,裴寂也是有资格接触那些细作情报的心腹之臣。

乃至于一些外人不敢提的话,他也敢在李渊面前谈论,不必担心惹来什么祸患。

“二郎此番的行事,确实有些荒唐,圣人动怒也是理所当然。

千金之子坐不垂堂,为了一个武夫就拿自己的性命冒险,这不是贵人的行径。

不过这事说起来,还是要怪圣人。